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专辑

作者:领导班子 时间:2010-12-23 点击数:

 
 
1、新华社报道: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举行胡锦涛温家宝发表重要讲话
2、人民日报社论:加快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迈进--热烈祝贺全国教育工作会议胜利闭幕
3、谋百年大计 兴千秋伟业——党中央关心教育改革和发展纪实
4、袁贵仁: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改革核心任务
5、高校法人化:日本高等教育改革新方向
6、教育部《规划纲要》新闻发布会第二场(关于高等教育)实况
 
 
一、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举行 胡锦涛温家宝发表重要讲话
新华网北京7月14日电(记者徐京跃、吴晶)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7月13日至14日在北京举行。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习近平,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贺国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政法委书记周永康出席会议。
  胡锦涛在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全党全国要积极行动起来,坚持育人为本,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促进公平为重点,以提高质量为核心,推动教育事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科学发展,加快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
  温家宝在会议上讲话。李克强主持会议。
胡锦涛在讲话中强调,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强国必先强教。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始终高度重视教育。经过6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的不懈努力,我们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建成了世界最大规模的教育体系,保障了亿万人民群众受教育的权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在这一历史进程中,我们不断深化对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规律的认识,得出了十分重要的结论。一是教育是国家和民族发展最根本的事业,必须坚持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明确政府发展和管理教育的责任,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实现教育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充分发挥教育在党和国家事业中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和作用。二是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三是教育事业发展的生机活力在改革开放,必须始终按照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坚持继承和创新相结合,不断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和教育教学改革。四是教育是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途径,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促进教育公平,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五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关键在教师,必须紧紧依靠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遵循教育规律办学教学,不断提高教师政治和业务素质,弘扬尊师重教的社会风气。胡锦涛指出,当今世界的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是民族素质竞争。教育对提高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发展科学技术、培养人才具有基础性作用。优先发展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决定性意义。
  胡锦涛强调,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优先发展教育,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教育体系,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全面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把握教育发展阶段性特征,坚持以人为本,遵循教育规律,面向社会需求,优化结构布局,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按照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工作方针,切实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确保到2020年我国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
胡锦涛就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提出5项要求。一是必须优先发展教育,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必须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切实保证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健全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的体制,大幅度增加教育投入,统筹推进各级各类教育,积极推动建设覆盖城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二是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学生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制度的信念和信心。三是必须坚持改革创新,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深化办学体制改革,深化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加强教育国际交流合作,进一步消除制约教育发展和创新的体制机制障碍,全面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相适应的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教育体制机制。四是必须促进教育公平,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重点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扶持困难群众,着力促进公共教育资源配置公平,加快缩小城乡、区域教育发展差距。五是必须重视教育质量,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建立以提高教育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坚持规模和质量的统一,注重教育内涵发展,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和出名师、育英才。
  胡锦涛指出,教育大计,教师为本。要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教育事业发展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充分信任、紧密依靠广大教师,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要采取更有力的措施,提高教师地位,维护教师权益,改善教师待遇,加强教师培训,关心教师身心健康,为教师解决后顾之忧。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使教师成为最受社会尊重的职业。要加强学校领导者、管理者队伍建设,加强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提高队伍整体素质。要完善绩效考核,发扬良好校风、教风、学风,形成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良好氛围。
  胡锦涛指出,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是关键。贯彻落实好《教育规划纲要》是摆在全党全社会面前的重大任务。各级党委和政府要着力加强和改善对教育工作的领导,提出实施方案,加强领导,明确目标,制定措施,加大投入,及时研究解决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大问题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切实把《教育规划纲要》贯彻好、落实好。要加强和改进教育系统党的建设,健全各级各类学校党的组织,加强学校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队伍建设,加强和改进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加强教育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行风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在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作用。要充分调动全社会关心和支持教育的积极性,共同担负起培育下一代的责任。要紧紧依靠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引导他们增强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大力弘扬优良教风,关爱学生,严谨笃学,淡泊名利,自尊自律,全心全意帮助学生全面发展,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温家宝在讲话中阐述了中央制定《教育规划纲要》的主要考虑和确定的教育工作方针。他特别指出,《教育规划纲要》提出到2012年实现教育财政性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4%的目标,表明了党和政府推动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坚定决心。他对组织实施《教育规划纲要》作了全面部署。第一,大力促进教育公平。要进一步办好义务教育,教育资源要向农村地区、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倾斜,向薄弱学校倾斜,逐步实现师资、设备、图书、校舍等均衡配置。不断完善国家助学制度,继续扩大奖学金、助学金规模和覆盖面。完善政策,保证农民工子女在全日制学校免费接受义务教育。加强农村寄宿学校建设和管理,解决留守儿童上学问题。办好特殊教育学校,保障残疾儿童平等接受教育。第二,推动教育全面协调发展。要把职业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完善支持职业教育发展政策,动员全社会力量兴办职业教育。高等教育要坚持稳步发展和提高质量相结合,重点放在提高质量上;坚持以教学为中心,把培养人才作为第一职责;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多样化需求,形成独具特色的办学理念和风格;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争取到2020年建成一批国际知名的高等学校,若干所大学达到或接近世界一流大学水平。推动全国城乡学前教育普遍发展,公办民办并举,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入园难”问题。第三,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深化课程和教学改革,创新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促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有机结合,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第四,深化教育体制改革。落实和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政府要减少和规范对学校的行政审批和直接干预,更多运用法规、政策、标准、公共财政等手段引导和支持教育发展。各级政府都要按教育规律管教育,各级各类学校都要按教育规律办教育。保障高校依法自主开展教学、科研活动,推进学校民主管理;扩大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在办学模式、育人方式等方面的自主权;逐步取消各类学校实际存在的行政级别和行政化管理模式,克服行政化倾向。倡导教育家办学,努力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具有先进教育理念、独特办学风格的人民教育家。大力发展民办教育,落实民办学校、学生、教师与公办学校的平等法律地位。扩大教育对外开放。第五,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要重视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增强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办好师范教育,提高教师业务水平,优化教师队伍结构,特别要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制定、完善和落实好教师医疗、养老、住房、绩效工资等政策,积极改善教师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在全社会弘扬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让教师成为全社会最受人尊敬、最值得羡慕的职业。      
温家宝强调,推进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教育规划纲要》的制定和实施只是一个新的起点。实现教育科学发展,根本出路在改革创新。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敢于冲破传统观念和体制机制的束缚,允许和鼓励各地进行探索和试验,通过改革创新使教育发展更加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更加符合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人才的需要,更加符合广大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殷切期望。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在总结讲话中指出,这次会议是在现代化建设进入关键时期、教育改革发展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要认真学习贯彻胡锦涛、温家宝同志的重要讲话和《教育规划纲要》,深刻领会中央战略部署和任务要求,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精神上来。要科学把握教育改革发展中的重要关系,特别是正确处理优先发展和服务全局的关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正确处理公平和效率的关系,重在机会公平,把有限教育资源投向最需要领域、最困难群体;正确处理规模和质量的关系,注重质量,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正确处理政府主导和社会参与的关系,强化政府责任、调动全社会力量共同支持教育发展;正确处理整体推进和分类指导的关系,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探索符合实际的教育改革发展途径;正确处理尽力而为和量力而行的关系,以务实措施实现教育发展目标,满足群众合理期望;正确处理立足国情和面向世界的关系,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教育体系;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维护稳定的关系,解放思想、勇于探索、试点先行、稳步推进。各地区各部门要迅速行动起来,科学制定贯彻落实会议精神的配套政策和具体措施,抓紧启动重大发展项目和改革试点。
出席会议的领导同志还有:王刚、王乐泉、王兆国、王岐山、回良玉、刘淇、刘云山、李源潮、汪洋、张高丽、张德江、俞正声、徐才厚、何勇、令计划、王沪宁、路甬祥、梁光烈、马凯、孟建柱、戴秉国、万钢。
  中宣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教育部和江苏、福建、山东、湖北、湖南、重庆等10个单位有关负责同志在会上发言。
  国家科技教育领导小组成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工作小组成员,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党政负责同志,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委、有关人民团体负责同志,解放军各总部和武警部队负责同志,各级各类学校和部分企业代表出席会议。
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以电视电话会议形式召开,主会场设在人民大会堂小礼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以及各市(地、州、盟)设分会场。
 
人民日报社论:加快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迈进--热烈祝贺全国教育工作会议胜利闭幕
新华网北京7月14日电 人民日报7月15日社论:加快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迈进——热烈祝贺全国教育工作会议胜利闭幕
  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关心下,在千家万户的热切期盼中,全国教育工作会议胜利闭幕了。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世纪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教育大会。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在会议上发表的重要讲话,对我国教育改革发展面临的形势、任务进行了深刻阐述和全面部署,为我国教育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这次会议回顾了新中国成立6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教育改革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发展规律,对我国未来十年教育事业发展进行了全面谋划和前瞻性部署。会议还总结交流了教育工作经验,分析了教育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对全面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简称《教育规划纲要》)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动员全党全社会坚持优先发展教育,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确立了一个新起点,开创了一个新征程,具有重大历史意义和重要指导作用。
  教育兴则人才兴,人才强则国家强。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始终高度重视教育。经过6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的不懈努力,中国教育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实现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世纪梦想,完成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伟大跨越,取得了职业教育发展的重大突破,教育公平不断推进,教育质量稳步提高,建成了世界最大规模的教育体系,保障了亿万人民群众受教育的权利,实现了从人口大国到人力资源大国的转变。
  我国已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期,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人口、资源、环境压力日益加大,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更加迫切,这些都凸显了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因此,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进一步调整教育战略布局,转变教育发展方式,不断深化教育思想、教学内容、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进一步消除制约教育发展和创新的体制性、机制性障碍,形成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教育体制和机制,是十分必要的。
  《教育规划纲要》是我国未来十年教育改革发展的行动纲领,从立足国内发展需要和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的战略考虑,提出了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奋斗目标和“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指导方针,进一步明确地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全面实施《教育规划纲要》,就要坚定不移地优先发展教育,确保我国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为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教育是国计,也是民生;教育是今天,更是明天。未来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育人为本,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促进公平为重点,以提高质量为核心,推动教育事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科学发展,加快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
  推动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贯彻落实好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贯彻落实好《教育规划纲要》,是各级党委、政府的重大政治任务。要把优先发展教育作为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正确处理教育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健全领导体制和决策机制,以更大的决心、更多的财力、更多的精力支持教育事业。
  教育振兴,全民有责。实现教育改革和发展目标,必须发挥人民群众的聪明才智、动员全社会一起努力,共同担当起培育下一代的责任,要引导和鼓励社会各界更新教育观、成才观、用人观,支持教育改革创新,形成既生动活泼又规范有序、共同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生动局面。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必须紧紧依靠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广大教师要增强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把教学作为首要任务,自觉加强师德建设,大力弘扬优良教风,努力提高业务水平,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关键靠人才,基础在教育。我们相信,随着《教育规划纲要》的贯彻落实,教育现代化的步伐更加坚定,教育发展更加充满活力。让我们真抓实干,开拓进取,努力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人力资源强国、人才强国、创新型国家而不懈奋斗!
中国发出进一步教育改革动员令
新华网北京7月14日电(记者 吴晶 刘奕湛 黄小希)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向全体代表发出号召: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13日至14日在京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是新世纪以来第一次、改革开放以来第四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胡锦涛在会上为与会代表描绘了一幅美好图景: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
     新中国成立60周年来已建成世界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中国15岁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超过9.5年,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接近12.4年,均超过世界平均水平。从业人员中有高等教育学历的人数已位居世界前列。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民众接受更高质量教育的需求越来越强烈。中国通过实施免费义务教育、建立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等措施,已经基本实现了让每个孩子“上得起学”的目标,但中国的教育距离群众“上好学”的愿望还有差距。
近年来,中国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有:学前教育机构不足而导致“入托难”,教育资源不均衡导致“择校热”,教育投入不足导致城乡教育差距,教学理念陈旧导致创新教育匮乏等。
     胡锦涛在讲话中对这些问题的改革提出针对性要求:“健全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的体制,大幅度增加教育投入”;“积极推动建设覆盖城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讲话中阐述了中央制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主要考虑和确定的教育工作方针。他特别指出,“《教育规划纲要》提出到2012年实现教育财政性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4%的目标,表明了党和政府推动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坚定决心。”
     中国早在1993年就提出4%的目标,却仍未落实。财政部官员此前就曾坦言,从2004年到2008年,中国财政教育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从14.9%提高到16.3%,已高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当前中国在教育、农业、科技、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重点支出项目较多,实现4%的目标还需要各级政府作出艰苦努力。
     为了确保改革的进行,胡锦涛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着力加强和改善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及时研究解决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大问题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温家宝表示,“敢于冲破传统观念和体制机制的束缚,允许和鼓励各地进行探索和试验”。
     会议期间,包括各地官员、大中小学校长以及专家学者在内的与会代表还就《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实施交流意见。这份文件在过去2年多时间内,历经两次向全民公开征求意见,不日即将颁布。
      今年年初公开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征求意见稿对中国各级各类教育的改革进行了规划,并提出未来10年的远景目标。如:到2020年,基本普及学前教育;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0%;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0%。
     毋庸置疑,在这个被外界视为“雄心勃勃”的教育蓝图中隐含的是每个公民所能享受到的教育实惠。
     “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重点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扶持困难群众……”胡锦涛说。
     教育部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张力说:“教育公平是中国教育改革始终贯穿的一条红线,也是政府‘以人为本’执政理念在教育领域的重要体现。”
谋百年大计 兴千秋伟业——党中央关心教育改革和发展纪实
 
新华网北京7月12日电题:谋百年大计 兴千秋伟业——党中央关心教育改革和发展纪实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千秋大业,人才为本。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教育事业发生历史性变化,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优先发展教育,加快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每一步,都凝聚了全国人民的意志和力量,体现了党中央的关怀和领导。
  优先发展:关系民族振兴的重大战略
  教育救国,教育兴国,教育强国,是一个多世纪以来中国人的愿望和梦想。
  然而,新中国成立前,全国学龄儿童入学率仅为20%,人口中文盲率达80%以上。15岁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低于美国和英国1820年的水平。
  从新中国诞生之日起,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的中国共产党人就将教育作为国家发展的百年大计摆在重要位置,矢力推进。
  由毛泽东主席签发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明确提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化教育为新民主主义的,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并规定“有计划有步骤地实行普及教育”。
  让更多人接受教育,提高人民受教育水平和文化素质,在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宏伟蓝图中占据了重要位置。
  新中国教育事业,伴随着一个崭新制度的诞生而起步;新中国教育事业,得益于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远见卓识而腾飞。
  短短10多年,新中国教育事业有了较大发展,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大中小学教育及成人教育初具规模,全日制教育、业余教育、半工半读教育共同发展,向祖国建设各行各业输送了数以千万计文化素质较好的劳动者和专业技术人才。
  但是,从1966年到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使我国教育事业遭到严重破坏,青年一代丧失了接受良好科学文化教育的机会,年轻的共和国与世界本来正在缩小的差距,在这10年间又被拉大了。
  “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33年前,改革开放的春风开始吹拂大地,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恢复高考制度是一个重要标志。面对世界经济、科技竞争的形势和我国经济实力薄弱、资源不足、人口众多的基本国情,邓小平同志富有远见地指出,我们要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要能上去。发展科学技术,不抓教育不行。
  中国开启了改革开放的新航程,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着实现四个现代化的重大任务,中国教育也面临着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使命。
  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刻,党中央、国务院都要制定和出台重要纲领性文件,为推动教育改革和发展指引方向。
  1985年5月,正当我国全面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时刻,党中央召开了改革开放后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会后颁布了《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教育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提出了“改革管理体制”“调整教育结构”等一系列教育改革内容,成为引领中国教育发展的纲领性文件。邓小平同志在大会上指出,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一个10亿人口的大国,教育搞上去了,人才资源的巨大优势是任何国家比不了的。有了人才优势,再加上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我们的目标就有把握达到。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我们要千方百计,在别的方面忍耐一些,甚至于牺牲一点速度,把教育问题解决好”;
  “忽视教育的领导者,是缺乏远见的、不成熟的领导者,就领导不了现代化建设”……
  邓小平同志的一系列精辟论述,从中华民族历史命运和当今世界发展趋势的高度,对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提出了总体要求,构成了当代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指导方针。
  1992年10月12日至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江泽民同志向全党全国人民发出号召,我们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水平,这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的根本大计。
  1994年6月14日,改革开放后的第二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江泽民同志在开幕式上指出,在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必须始终坚持,不能动摇。如果我们现在不是这样来认识教育问题,就会丧失时机、贻误大事,就要犯历史性错误。
  1999年6月15日,党中央、国务院召开改革开放后的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江泽民同志在会上强调,全党同志和全国各族人民都要从实现祖国富强和民族振兴的高度,继续关心和支持我国教育发展。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将教育纳入战略发展重点和现代化建设的整体布局之中,切实把教育作为先导性、全局性、基础性的工作,摆到优先发展的战略重点地位。
  国以人立,业以人兴。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站在全面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高度,作出了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科学论断,提出了人才强国战略,作出了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部署。
  2010年6月21日,胡锦涛总书记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并通过《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会议指出,强国必先强教。中国未来发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靠人才,基础在教育。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教育事业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世界上最大的教育体系已在中国建成。2009年,全国共有在校生2.6亿人,专任教师1396.2万人,各级各类学校55.2万所,遍及全国城市和农村。
  ——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实现完全意义上的免费教育。全国小学净入学率达到99.4%,初中毛入学率达到99%,青壮年文盲率下降到3.58%以下。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分别达到79.2%,已接近中等收入国家平均水平。
  ——实现了高等教育大众化。2009年,全国高等教育在学人数2979万,毛入学率为24.2%,达到世界平均水平,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是我国教育发展史上的历史性跨越。
  ——成为人力资源大国。全民教育普及和发展,使我国15岁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超过9.5年,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接近12.4年,均超过世界平均水平。具有高等教育文化程度人口数达到8200万,从业人员中有高等教育学历的人数已位居世界前列。我国从人口大国转变成为人力资源大国,正在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
  在一个有13亿人口的大国实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大众化,标志着中华民族文明进步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改革创新:决定国家命运的关键抉择
  国运系于教育。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格局深刻变化,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人才竞争日趋激烈。当代中国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依靠什么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如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
  “必须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切实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推动我国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人力资源强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人力资源保证。”
  2006年8月29日,中南海怀仁堂,中央政治局举行第34次集体学习,内容是世界教育发展趋势和深化我国教育体制改革。
  在这次集体学习中,胡锦涛总书记强调,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统筹城乡、区域教育,统筹各级各类教育,统筹教育发展的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努力办好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
  教育要发展,根本靠改革。正是从这一认识出发,党中央、国务院统揽全局,运筹帷幄,制定和出台了一项项重大政策和改革措施。
  创新永无止境。继1985年、1993年先后公布《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和《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后,1999年、2003年党中央、国务院又公布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与时俱进地推动我国教育改革取得重大进展。
  探索永无止境。胡锦涛总书记强调,要推进教育体制改革和创新,围绕构建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目标,建立健全教育管理体制、教育投入体制,改进培养模式、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着力提高教育质量,为我国教育事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和体制保证。
  改革永无止境。2010年6月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要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创新人才培养体制、办学体制、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教学内容、方法、手段,扩大教育开放。
  在党中央亲切关怀和正确领导下,我国教育管理体制、办学体制、投入体制改革以及相关制度建设等方面取得一系列进展。
  ——改革基础教育管理体制,在全国城乡建立免费义务教育制度。2006年至2010年,国家财政新增农村义务教育经费2182亿元。
  ——改革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形成了突出重点、带动整体的发展格局。通过实施“211”工程、“985”工程以及高等教育“质量工程”,高校人才培养能力提高了5倍,科研经费增长7倍。
  ——改革职业教育管理体制,教育正在成为面向全社会、面向人人的教育。2009年,中等职业教育招生873.6万人,占高中阶段教育招生总数的51.3%,已经超过普通高中招生规模。
  ——改革教育行政管理体制,学校自主办学、自我发展机制初步形成。在公办高等学校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在中小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办学自主权的依法落实,为学校增添了更多活力。
  ——改革办学体制,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共同发展的格局已经形成。2008年,全国共有各级各类民办学校(教育机构)10.09万所,各类学历教育在校学生达2824.4万人。
  ——改革教育投入体制,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体制机制基本形成。2009年中央财政教育支出1981.39亿元,比上年增长23.6%。2010年计划支出2159.9亿元,比上年增长9%。
  ——扩大教育对外开放,我国教育国际地位和影响力得到显著提升。我国已经同184个国家和地区以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国际组织建立了教育合作交流关系。
  ——健全教育法律法规,为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制保障。先后制定和颁布了学位条例、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教育法、职业教育法、高等教育法、民办教育促进法等。
  一项项改革力度空前,体现着党中央、国务院推进教育改革的决心和勇气。
  一个个创新前所未有,凝聚着全社会推进教育发展的共识和努力。
  教育改革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全民族的素质。
  近年来,面对现代化建设的新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新期盼,党中央在推进教育改革过程中,重视提高教育质量,积极推进素质教育。
  2005年9月,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国农业大学建校100周年时致信祝贺,希望学校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
  2007年10月,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要求优化教育结构,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2010年6月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要求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注重教育内涵发展。
  在党中央、国务院关心和重视下,素质教育在国家推进、重点突破、全面展开的过程中,在一些关键问题上取得初步成效:
  ——招生和考试评价制度发生积极变化。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普遍展开的中考改革试点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高校招生考试改革稳步推进;
  ——教育结构方面的改革取得成效。通过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各级各类教育比例趋于合理;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取得重大进展。至2010年秋季,除广西、青海外,其余省、自治区、直辖市将完成高中课程改革;
  ——教师实施素质教育能力和水平整体上有所提高。目前,我国小学、初中、高中专任教师的学历合格率分别达到99.27%、97.79%、91.55%……
  一场深刻变革正在我国教育领域全面展开。
  促进公平:惠及亿万人民的伟大实践
  教育公平是一个既古老又现实的话题。2000多年前,孔子提出了“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直至近代康有为还在其所著的《大同书》中对教育公平进行过煞费苦心的制度设计。但是,真正把这个理想变成现实,是新中国的教育实践。
  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在依法保障公民受教育权利、促进教育公平方面作出了极大努力,取得了重大进展。义务教育得到全面普及,高中阶段入学机会迅速扩大,职业教育稳步发展,高等教育开始进入大众化阶段,更多学生得到资助完成学业,保障每个人都有受教育的机会。
  进入新世纪以来,党中央一再强调,教育涉及千家万户、惠及子孙后代,是体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重要方面。保证人民享有接受教育的机会,是党和政府义不容辞的职责,也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
  促进教育公平,是党中央的庄严承诺,是全国人民的共同期盼,是科学发展观的生动体现。
  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坚持公共教育资源向农村、中西部地区、贫困地区、边疆地区、民族地区倾斜,逐步缩小城乡、区域教育发展差距,推动公共教育协调发展。
  2007年10月,胡锦涛总书记所作的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2009年3月,胡锦涛总书记同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共商国是时指出,要实现教育公平,我们还有大量工作要做。实现教育公平,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事业,让农村孩子也像城市孩子一样受到良好教育。
  让所有的孩子在一片蓝天下共同成长——保障和促进教育公平,是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不懈追求的目标。
  北京、新疆、山东、黑龙江、河南、河北……近年来,只要是外出考察,胡锦涛总书记经常到学校调研。从高等院校到农村寄宿制学校,从特殊教育学校到国际学校,胡锦涛总书记同教师和学生共商加快教育改革开放、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大计。
  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胡锦涛心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2004年9月10日,他来到北京宏志中学。在这所集中招收家庭困难、品学兼优学生的公益性学校,总书记的关爱让贫寒学子们感受到融融暖意。胡锦涛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一定要把帮助困难家庭孩子上学作为关心群众切身利益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努力使经济困难家庭孩子都能有学上、有书读,让他们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感受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
  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胡锦涛惦念着少数民族学生。2006年9月10日,在乌鲁木齐市第一家开办“疆内初中班”的全日制寄宿学校第66中学,总书记对同学们说,党和政府为你们创造了良好学习条件,老师们又在精心哺育着你们。希望同学们一定要珍惜在这里学习的宝贵机遇,刻苦学习。不仅要努力学习科学知识,还要培养优良品德,增强健康素质,做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胡锦涛牵挂着残疾儿童。2008年9月10日,胡锦涛总书记走进郑州市盲聋哑学校,看望正在上课的学生。他对孩子们说,现在,北京正在举办举世瞩目的残奥会。残奥会倡导的“超越、融合、共享”理念,就是鼓励残疾人自强不息,积极面对人生,全面融入社会。我相信,在全社会热情帮助下,在老师们精心培育下,加上同学们自己的努力,你们一定能够成为生活的强者,一定会有美好的未来。
  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胡锦涛关心着亿万进城务工农民子女的上学问题。2009年5月31日,北京市海淀区巨山小学的孩子们高兴地迎来了敬爱的胡爷爷。这所学校700多名学生中,90%是来自全国23个省区市的进城务工农民子女。胡锦涛十分关心住校学生的生活情况,特意来到学生宿舍察看。他说,进城务工农民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我们一定要千方百计为进城务工农民子女提供受教育机会,使这些孩子能够像城市里的孩子一样健康快乐地成长。
  党中央把科学发展的理念,把对人民群众的关爱,倾注在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伟大实践中——
  2008年10月,吴邦国在广西调研时仔细了解义务教育免费等强农惠农政策的落实情况。他强调,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加大教育投入,改善办学条件,加快普及农村高中阶段教育,发展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健全城乡教师交流机制,提高教育质量。
  2009年年初,温家宝就《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先后主持召开5次座谈会。他指出,教育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基石,教育改革和发展是关系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大事,也是每个家庭和学生关心的大事。纲要应该反映国家的意志、决心和战略眼光,让人民看到希望,从而增强对中国教育的信心。
  2009年9月,贾庆林在宁夏调研时强调,教育扶贫是提高贫困地区人口素质、加快贫困地区发展的有效途径。要让各族群众过上富裕文明的新生活。
  2009年6月,李长春在浙江调研时强调,要把创新精神、创业能力培养贯穿于学校教育各个环节,努力形成教书育人、鼓励创新、崇尚创业的浓厚氛围。
  2010年4月,习近平在海南调研时,对当地学校坚持扶贫与扶志、扶贫与育才相结合的做法予以肯定,鼓励学校继续搞好教育扶贫,勉励同学们努力成为国家建设的有用之材。
  2010年3月,李克强在新疆考察时,来到新疆化工技师培训学院。得知学校订单培训率达到70%以上,他高兴地勉励同学们为新疆建设贡献力量。
  2008年9月,贺国强在宁夏考察时指出,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认真落实中央关于加快教育事业发展的各项决策部署,切实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2009年3月10日,周永康在参加全国“两会”青海代表团审议时指出,要发展民族地区教育,切实落实九年免费义务教育,积极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和学前“双语”教育。
  在党中央关心和推动下,近年来,我国教育公平迈出重大步伐。从2007年起,每年受到资助的中等职业学校和高等学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分别为1600万人和400万人,分别占在校生总数的90%和20%。从2008年起,全国1.6亿名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被免除学杂费,无论是繁华都市还是偏远山村,无论是边陲小镇还是南疆海岛,每一个义务教育阶段的孩子都可以有学上,每一个家庭都减少了一份经济负担。
  今天的中国,正在科学发展的航道上走向新辉煌;今天的中国教育,正在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征程上谋划新发展。
  目标催人奋进。
  未来10年是我国实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关键阶段。优先发展教育,加快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对满足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需求,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决定性意义。
  蓝图鼓舞人心。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从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总体战略出发,绘制着今后10年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宏伟蓝图。
  承载起亿万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盼,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中国教育事业将从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奋进!
  (新华社北京7月12日电 记者徐京跃、李斌、吴晶、黄小希)
 
袁贵仁: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改革核心任务
  中国高等教育面临的形势和挑战
  进入新世纪以来,为了应对日新月异的科技进步挑战、促进知识经济发展、提高国家综合实力和竞争力,许多国家政府都制定了新的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特别是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各国努力将短期经济刺激与对人力资源、科学研究和基础设施的长期投资结合起来,把科技和教育创新作为加快经济复苏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举措,纷纷出台政策,鼓励创新,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例如,欧盟将2009年定为“欧洲创造与革新年”,集中力量营造有利于创造和革新的环境氛围;德国政府认为科技创新是应对危机的根本出路,提出到2015年科研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教育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7%;美国教育2011年预算议案包括5亿美元的“创新投资”。可以说,以教育促创新,以创新促增长,以增长促就业,以就业促和谐,以和谐提升竞争力,正在成为各国谋划后金融危机时期繁荣和发展的一个基本思路。
  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长期坚持的重大战略方针。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政府把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作为三大国家战略,对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不断作出新的部署。高等教育总规模从1998年的786万增加到2009年的2979万,毛入学率也从不到 10%增长到24.2%,每年高校输送的毕业生从1999年不到100万到2009年突破600万。在高等教育规模不断增长的同时,我们始终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作为重点,不断健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努力优化高等教育结构,突出办学特色和办学水平。
  为进一步缩小同发达国家研究与开发的差距,全面参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我们通过实施“211工程”和“985工程”,加快一流大学和重点大学建设步伐,培育一批重点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造就一批高层次人才。高等学校取得大批高质量科研成果,科技创新与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在国家和地方的重大战略决策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的经验表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特别是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的人口大国,如果不能建立高质量的、有效率的和富有竞争力的高等教育体系,就无法摆脱贫困、实现发展,更无法通过创新赢得未来。未来中国的发展,离不开高等教育提供的人才和智力支撑,离不开根植于高等教育的知识创新和技术应用。大学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的历史进程中必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当前,中国正在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2009年,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600美元,社会消费结构正在从生存型消费进入到发展型消费阶段,人民群众的教育需求日益旺盛,并体现出高质量、多样化和终身化的趋势。中国高等教育发展面临着规模增长和提高质量的双重任务。这是挑战,也是机遇。为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要求,更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中国政府大力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转变。着重以改善民生为重点,全面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着重以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重点,全面推进经济社会科学发展。这既为高等教育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也对人才培养模式改变和结构调整提出更高要求。
  由于长期“应试教育”的影响,我们的人才培养模式还不能完全适应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高素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能力比较薄弱,创新型人才评价与选拔制度还不尽合理。教师队伍整体实力不强,尤其是还缺乏领军人才,这直接影响教育质量提高和创新人才培养。部分高校应用学科结构体系仍与行业产业发展需求存在较大差距,行业企业参与高等教育的动力也不足,社会支持高等教育的水平和高等教育服务社会的能力都亟待提高。此外,各级各类教育之间沟通衔接比较欠缺,公共教育资源共享的系统设计和全面规划还有大量工作要做。这些都促使我们要深入反思、全面深化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和教育教学内容和方法改革。
  中国高等教育的战略目标和改革创新
  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2008年8月,中国政府作出研究制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重大决策,对到2020年中国教育进行全面部署。《规划纲要》提出,今后10年,高等教育总规模从2900万增加到3550万,毛入学率从24.2%提高到40%,更好地满足适龄青年和社会其他成员接受高等教育的强烈愿望。提出高等教育结构体系更为合理,教育教学质量更大提高,办学特色更加鲜明,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整体水平全面提升,建成若干所达到或接近世界一流水平的大学和一批国际知名、有特色高水平的高等学校,为把中国建设成为人力资源强国和创新型国家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总之,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高等教育将把提高质量作为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更加关注发展理念的战略性转变,更加关注培养模式创新和体制改革,更加关注质量保障评估的制度建设。
  一是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全面深化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在教育观念上,要牢固树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更加注重科学精神教育、人文素养教育和终身学习能力培养。在培养方式上,要鼓励高校自主进行改革试验,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因材施教,大力倡导和积极推进启发式、讨论式教学,激发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重视培养学习者收集处理信息获取新知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团结协作和社会交往能力。在制度建设上,要依法明确政府管理高等学校职责,扩大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探索建立现代大学制度,为学校更好地培养人才创造良好环境。
  二是构建科学的人才培养评价体系,提高高校人才培养与国家人才需要的契合度。为全面落实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国已制定了国家中长期科技规划、国家中长期人才规划。即将颁布实施的国家中长期教育规划,将同科技规划、人才规划一起,形成科技、人才、教育相互协调、共同支撑现代化建设的新格局。我们要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明确政府、社会和高校共同承担人才培养、使用、激励的责任,努力解决好人才培养供需脱节问题。要建立符合国情的、科学规范的评估制度和指标体系,包括多元化的人才发展潜质测评机制,对高校人才培养过程进行宏观政策引导。要鼓励专门机构和社会中介机构对高校学科、专业、课程等水平和质量进行评估,探索与国际高水平教育评价机构合作,建立高等学校质量年度报告发布制度。要倡导高等学校参照社会用人需求信号改进人才培养模式,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才培养发展的有机结合。三是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形成有利于人才培养成长的终身学习体制。教育规划纲要提出,到 2012年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达到 4%。我们要继续强化政府在高等教育投入上的责任,鼓励社会支持高等教育发展,完善高校学生资助政策体系,保证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贫困而上不起大学。在继续加强一流大学和重点学科建设的同时,我们将加强对地方高等教育的指导,加大中西部高等教育的支持力度,加快民族地区高等教育发展,强化省级政府统筹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的权责。要坚持以终身学习理念为指导,积极探索建立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相互贯通、有机衔接的制度体系,搭建多层次、多类型的人才成长“立交桥”。要创造条件逐步建立弹性学习制度、工学交替制度、教师和企业科技人员相互兼职制度等。要充分发挥高等学校在终身学习中的重要作用,为逐渐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创造更好的条件,努力实现“全体人民学有所教”的宏伟目标。
  中国高等教育的对外开放和国际交流合作
  改革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中国高等教育过去的发展,靠改革开放;今后的发展,还要靠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 30多年来,我们把扩大教育对外开放作为推进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举措,借鉴世界先进教育理念和管理经验,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缩短了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从20世纪70年代末恢复派遣留学生至今,我们坚持“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的指导方针,各类出国留学人员总计139万多人,近几年每年出国留学和回国服务人数基本持平,形成了以国家重点资助公派留学为主导、自费留学为主流的格局。与此同时,来自世界近200个国家(地区)的学生在中国高等学校学习,2009年超过23万人。我们在世界 88个国家和地区创设了282所孔子学院和272个孔子课堂,注册学生近 25万人,全球学习汉语约4000万人。开放加快了中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进程,也促进了不同国家民族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包容。
  今后,我们要以更大的决心、更大的步伐开展多层次、宽领域的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我们欢迎境外知名大学及企业到中国合作设立教育教学、科学研究机构或项目,争取办好一批示范性中外合作学校和一大批中外合作项目,欢迎更多的世界一流专家学者来华从事教学、科研和教育管理工作。我们要扩大政府间学历学位互认,支持中外大学间的教师互派、学生互换、学分互认和学位互授联授。我们还要推动中国高水平教育机构海外办学,广泛开展国际合作和教育服务。对来华留学生,中国政府将不断增加奖学金数量,特别是重点资助发展中国家。
  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各类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为人类教育事业发展开拓了广阔的空间。高水平大学是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的中坚力量。今天,国内外知名大学校长齐聚论坛,共析高等教育宏观形势,共商合作发展大计,这将是一个相互启迪、多方受益的过程。中国正在以更加广阔的视野、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加执著的努力,加快推进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有特色高水平大学步伐。在座的有很多世界一流大学的领导者,我期待分享你们的实践经验和真知灼见,也期待中国大学改革发展实践能够给各国同行带来启示与共鸣。
  在激荡变化的时代中,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到今天,不会有一模一样、一成不变的发展道路和模式。各大学之间,既有很多共性,又有各自的特色。我相信,此次论坛给予与会代表的启迪,将不仅有利于谋划大学自身的美好愿景,而且有利于促进大学与企业、社会的联系。只要我们携手同行、加强合作、共同努力,就一定能够取得更多的成果、更大的成就。
  此时此刻,我想起公元14世纪明代诗人高启,他在南京登雨花台远眺长江留下一段名句,“钟山如龙独西上,欲破巨浪乘长风”。让我们凝聚共识,务实合作,乘风破浪,勇往直前,为推动高等教育事业更好发展和人类文明更大进步做出不懈努力和积极贡献。作者:袁贵仁
 
高校法人化:日本高等教育改革新方向
  日本自2004年开始对全部国立大学进行了法人制度的改革,让各大学从吃“皇粮”的行政机构转型为市场化的运营法人。目前,改革已经完成了第一期的中期计划,2010年进入第二阶段。那么,日本国立大学法人制改革到底是什么?给日本各高校带来了哪些实质性影响?
  从学者治校到市场化经营
  “改革前,大学的人事制度僵硬,教职员工竞争意识薄弱,大学运营几乎不接受外部监督,管理层缺乏经营理念。”作为法人化改革的推进派,前一桥大学校长石弘光指出了改革势在必行的原因。
  近年来,日本社会老龄化问题加剧,政府财政收入不断恶化,已无法给高校提供更多的支援。而高校自身也面临诸多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日本主管教育的部门文部科学省(简称文部省)决定实施改革,放开高校的行政自由度,促进民间企业的智慧更好地与高校管理相融合。
  第一期改革的基本目标是建设“闪耀个性的大学”,包括在各高校成立以董事会、教育研究评议会、经营协议会为核心的自主自律的经营体制;让民间企业和个人等校外人士参与大学经营管理;建立非公务员的人事制度;成立第三方机构进行高度透明的改革评估制度。这些内容都被纳入到了2003年颁布的《国立大学法人法》中。
  改革之后,大学在经费支配上掌握了更多的自主权。各大学纷纷敞开校门,广纳民间资金。比如京都大学(简称京大)就新设了产学联合本部,对该校研究成果如IPS人工万能细胞等4个领域的知识产权进行保护和经营,专利收入按比例返还给研究者和所在机构。
 该校还设立了产学联合推进室,积极应对各企业发出的合作请求。一个是校方与企业的全面合作,另一个是企业方带着亟待解决的难题与校方相关研究人员展开自由讨论。京大分别与松下电器、夏普、日本电信电话公司达成了全面合作框架。仅2007年,京大与企业联合进行的共同研究就达22件、有偿咨询10件。此外,在产学联合的国际化道路上,京大也加快了步伐,与英法德等国的教育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还在去年2月开设了产学联合欧洲事务所,在日欧产业界起到了桥梁作用。
  与此同时,大学还积极“引进来”。《国立大学法人法》规定,新成立的经营协议会的董事一半以上要由校外的经营专业人士担任。很多大学纷纷聘请企业经营者、市长、媒体人士等专家。大批校外经营人士入主大学经营层,给校园带来了新的空气。
  东京大学(简称东大)的董事之一竹原就是东大从民间挖来的管理人才。他此前在日本大型人才公司做常任董事。到东大后,他每天骑着自行车在校内搜集学生心声,为新生制作了一册“选课指南”。此外,他还设立了东大第一个就业支援室,请活跃在各行各业的东大毕业生来办就业咨询会,每次会场里都挤满了几百名准备求职的在校生。
  法人化的光与影
  法人化后,校长权限得以扩大,他不仅可以直接任命以前须经文部省批准的科长以上的领导,而且可以作为大学的CEO,任命负责大学经营的经营协议会的成员。大学运营的实质从“由下至上”变为了“由上至下”。
  此改革得到了很多校长的欢迎,但是随之而来的是大家对权力集中的担忧。国立大学财务经营中心在2009年的一项调查显示,70%—80%的大学校长认为法人化有利于提高管理效率和大学竞争力,但做出同样回答的系主任只有不到40%。
  管理高层与一线教师的意见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大的差距?原来,随着国家补助逐年减少,很多大学为了扩大收入不得不削减教师人数。随之而来的是教师工作量的增加。此外,是否争取到足够的竞争性科研经费也在改革后成为考察教师和学校工作的重要指标之一,这让教师的日常教研工作中倍感压力。同一项调查中,回答“法人化后,身心压力增加”的教师超过80%。教师的状态不佳直接影响了大学基础研究。京大校长松本曾呼吁,基础学术研究是大学的重要使命,国家支付的运营费年年减少已经严重影响到了基础研究。文部省有必要对此政策进行修改。
  法人化改革6年,国立大学取得了不少成就,但仍然面临诸多矛盾。比如文部省的财政拨付逐年减少,制约了大学财政,且不利于展开目标管理。另外造成了学校之间“贫富差距”拉大。与能拉到足够资金的东大相比,很多地方县市的单学科大学不得不在破产线上挣扎。一位原国立大学校长甚至质疑,“这个改革由文部省主导多少带有强制的色彩。”
如何发展国立大学是一个国家教育战略的核心。国立大学的改革不仅关乎日本国内每个大学、每个学生的命运,更左右着日本社会的未来。(驻日本记者郭一娜)
 
教育部《规划纲要》新闻发布会第二场
时 间:3月2日上午10:00
发布人: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张力,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谈松华,纲要继续教育战略专题组副组长、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韩民,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张大良,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司长王建国,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副司长李军
     [人民网教育频道]:大家好!3月2日(周二)上午10时在教育部北楼二层报告厅举行新闻发布会,《规划纲要》工作小组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请参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研制工作的有关专家和司局负责同志解读纲要有关高等教育内容,并回答记者提问。敬请关注! 
    [人民网教育频道]:大家好!新闻发布会将要开始。 
    [续梅]:各位记者朋友大家上午好,欢迎大家出席今天的新闻发布会。今天我们继续围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为大家做相关的介绍。很高兴我们今天请到了三位参与起草工作的专家,有纲要工作小组办公室成员、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的张力主任;纲要教育改革与制度创新战略专题组组长、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谈松华先生;纲要继续教育战略专题组副组长、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韩民先生;此外,我们还邀请到了教育部相关司局的负责同志,有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的张大良司长;高校学生司王建国司长,还有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李军副司长。这六位嘉宾今天将围绕纲要征求意见稿当中高等教育方面的内容为大家做介绍。下面首先有请张力主任为大家做介绍。
    [张力]:各位新闻界的朋友大家上午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已经公开征求意见,今天我们是对纲要文本当中的有关高等教育方面的内容跟大家一起来探讨,其实大家也都看到规划纲要文本在整个战略目标、发展任务、体制改革和保障措施等方面都对2020年前的高等教育的发展和改革做了新的重要的部署,也提出了很多非常新的政策亮点。所以,按照规划纲要工作小组办公室的要求,今天我会和战略组专家和有关司局负责人一起跟大家探讨一下有关高等教育方面的难点热点问题。我这里先做一个介绍性的发言,谈四点看法供大家参考:
    [张力]:第一,如何判断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形势。在社会各界,包括我们教育系统对高等教育扩招以后形势怎么判断,大家都会有自己的看法,但是我们要从基本面上来看,也就是说改革开放前20年,实际上我们的高等教育发展是相对比较平缓稳步的,从1999年扩招以来,整个高等教育规模增长幅度是非常显著的,从原来不到700万人的规模,现在已经增加到了2979万人。我们什么时候居世界第一位呢?差不多是在2005年前后,也就是超过了美国,在整个总规模上居于世界第一。毛入学率也从原来的不到10%增加到24.2%,可以说进入了国际上公认的大众化阶段。从这期间来看,我们初步形成了若干所能够有条件向世界一流冲击的高水平大学,一批重点学科,培育了一大批前沿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每年高校输送的毕业生从原来不到百万现在已经达到了六百多万,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的能力不断增强。对高校扩招以来这样一个形势,我们需要一个客观的估计,正是因为扩招,才使得数以千万计的适龄青年能够由此获得进修深造的机会,从而改变一生,才使我国在参与国际竞争中能够在人才资源方面显现出比较明显的优势。扩招以后毕业生正在成为各行各业特别是高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当中的业务骨干,比如“嫦娥一号”工程有上万名科技人员在30岁以下,如果没有扩招就不可能有这么充足的人才供给能力。其实当我们国家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时候别的国家也没有闲着,他们也在增加高等教育的供给能力,很多欧美国家从原来的大众化阶段进入到普及化阶段,也就是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超过了50%,我国扩招以后在世界毛入学率方面的排位也就是上升10位左右,原来就是七十、八十位,现在也就是七十位,我们要清醒地看到我们同世界水平的差距。相应地,如果我们不扩招,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也会受到不小影响。 
[张力]: 但是,我们也要看到,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比如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能力较为薄弱,像钱老之问说的也就是这个事。二是我们高等教育持续发展条件不足不稳,我国普通高校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2001年的时候,已经达到了7300元,后来一度跌到了5000多元,现在回到7500元左右,我们还是财政拔款不充足的状况,是同期发达国家相近统计口径1/5,而且不同省之间能相差6倍之多。三是扩招后毕业生就业竞争压力较大,对高等学校学科专业结构优化及增强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等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四是制约发展的体制性障碍还没有完全解决,分别体现在人才培养的模式、考试招生制度、办学体制和管理体制方面,所以我们的科学发展还是面临许多新的挑战。这是给大家介绍的对当前形势的一个基本判断。
    [张力]:第二,如何看待高等教育2020年事业发展目标。我们认为应该从全局上来看,也就是说面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需求,特别是应对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学技术进步日新月异、人才竞争日趋激烈的挑战,《规划纲要》提出,从现在起到2020年,高等教育总规模将从2900多万增加到3550万,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24.2%提高到40%,20-50岁主要劳动年龄人口的受高等教育的比例会从现在不到10%提高到20%。应该说,这些目标体现了高等教育规模发展达到一个高位平台后稳步增长的趋势。
    [张力]:从规模增长看,我国从2002年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到2009年的7年间,宽口径规模年均增长率为9%以上,后期增幅已有放缓,比如2009年比上年增加也就是2.48%,所以按照专家组的预测,到2020年前只需要每年增加1.6%,平均每年增长50万人就可以达到未来高等教育毛入学率40%的目标,换句话说,现在如果一个学生都不扩招,我们可以增长10个百分点,为什么?因为18-22周岁年龄的人口分母在未来十年当中是下降差不多4000万人,等于说我们现在零增长也可以使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提高到35%,我们为什么提出40%这样一个目标呢?就是因为我们考虑到各行各业对专门人才的紧迫现象,考虑到学龄青年受教育的迫切愿望。 
    [张力]:要给大家一个最深刻的印象就像朱之鑫主任在前天的发布会上谈到的那样,我们今后主要劳动人口的存量当中,特别是受到高等教育存量当中将会达到2亿人,这2亿人意味着什么?昨天胡鞍钢教授也说了,实际上相当于世界上第五个经济体,也就是说第五大人力资源的存量,这是非常了不起的。至于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如能跃升到20%以上,意味着我国高端人力资源开发将达到全球范围内前1/3的水平。
    [张力]:第三,如何认识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任务定位。根据《规划纲要》的要求,今后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任务将定位在以全面提高质量为重点,更加注重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科学研究水平、增强社会服务能力,特别要求高等教育优化结构办出特色。因为刚才已经说了,2020年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展已经不是重点,最大的重点就是我们将进入发展理念战略性转变和全方位注重教育质量的新阶段。
    [张力]:首先,把提高质量作为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为此,《规划纲要》提出了三点要求,一要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从培养造就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出发,深化教学改革,严格教学管理,改进高校教学评估,健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特别提出,这也是第一次提出要创立高等学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大力推进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二要充分发挥高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重要作用,鼓励高校在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国防科技创新和区域创新中作出贡献,对加强高校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以及创新基地平台建设明确了政策方向,特别针对科研领域当中的体制性障碍,要求促进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的科技和教育的资源共享。大家注意到,这回不仅是科研的资源要共享,而且我们将来产学研的教育资源也要深度的合作和共享。三要牢固树立高等学校主动为社会服务的意识,利用高校人才汇聚、学科综合交叉的能力优势,全方位开展服务,要求进一步推进产学研用结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积极参加文化建设,参与决策咨询,充分发挥智囊团、思想库的作用。
    [张力]:其次,我们要切实保障高等教育科学发展和教育质量稳步提高,必须优化结构办出特色。因为我们国家现代化对高层次专门人才需求的多样性和区域的差异性是世界上不多见的,很难沿用学术学科评价的单一尺子来衡量所有高校。为此,《规划纲要》的文本也明确要求到2020年我们的高等教育结构更加合理,特色更加鲜明。这里面有两点是需要注意的,一是国家提出要建立高校分类体系,实行分类管理,引导高校合理定位,克服同质化倾向,不仅要继续加快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推进重点学科建设创新,建成一批国际知名、有特色高水平的高等学校,这里不光包括本科的大学和学院,也包括高职高专的学院,若干所大学达到或接近世界一流大学水平。而且要引导其他各类高校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争创一流,包括支持地方或行业背景高校建设优势重点学科,改进管理模式,引入竞争机制,实行绩效评估,进行动态管理。二是优化学科专业等结构,这也是为了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重点扩大高技能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规模,加快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优化区域布局结构,重点支持中西部高等教育发展,鼓励东部高等教育率先发展,也就是说让高校既能够在学科专业建设方面苦练内功,还要面向现代化建设需求办出特色,这是新世纪新形势下打造高质量的中国高等教育体系的必由之路。
    [张力]:第四,如何深化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和加强政策措施保障。在《规划纲要》的第三部分已经全面谋划了体制改革的新思路新方向,其中大部分内容都涉及到高等教育领域,我们可以列举出一系列新的改革切入点和政策措施亮点,比如更新人才培养观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育质量评价和人才评价制度,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等等,都需要在各类高等学校师生中形成更为广泛的共识和共同的自觉的行动。相比中小学而言,建设现代学校制度、落实和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重点也是高等学校,关键在于完善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包括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探索教授治学的有效途径,探索建立高等学校理事会或董事会,健全社会支持和监督学校发展的长效机制,推进产学研用相结合等等。与此相关,深化办学体制改革和管理体制改革,说到底,是整个改革的牛鼻子,就是要理顺政府怎么办教育管教育,学校怎么依据法律法规和宏观政策引导自主办学等关系,许多都是当前社会上关注和热议的问题,相关的因素也很复杂,表现出“深水区”改革的典型特点。
    [张力]:同时,我们也看到,要实现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目标,完成好各项发展任务,没有必要的经费支持和良好的制度安排是根本不行的,我们必须在深化体制改革、加强政策措施保障方面迈开新的步伐。《规划纲要》的第四部分保障措施,特别提出要加强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在经费方面实行以举办者投入为主、受教育者合理分担培养成本、学校设立基金接受社会捐赠等多渠道筹措经费的投入机制,值得注意的是,为了加强经费管理,明确提出设立高等教育拨款咨询委员会,增强经费分配的科学性,在高校实行设立总会计师职务,公办高校总会计师由政府委派,这也是比照国际通行做法,目的就是要强化制度监督、社会监督、媒体监督,让高等教育领域公共资源配置在阳光下运行。还有国家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高等学校既是优质资源普及共享的收益者,更是优质资源开发和应用的主要参与者,势必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在《规划纲要》准备在今后三年启动实施的重大项目和改革试点中,涉及高等教育发展的和改革的项目内容也有不少。如果组织领导和措施配套能够很好到位,相信我国高等教育的事业定为沿着科学发展的道路再创新的辉煌。
    [张力]:下面,我们就回答各位记者朋友的问题。谢谢大家。
    [续梅]:谢谢张力主任,张主任刚才就《规划纲要》当中高等教育的内容为大家做了比较全面而且非常清晰的介绍。下面我们就请记者提问。 
    [中国教育电视台记者]:我有一个问题想请教高教司的张司长,在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稿中提出,到2020年将建成一批国际知名有特色高水平的高等学校,若干所达到或接近世界一流大学的水平,我想请问,您如何评价目前阶段我国综合性大学的办学水平,要实现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这样的目标还需要做出怎样的努力?谢谢。 
    [张大良]:这个问题很重要,刚才张力主任介绍高等教育的情况的时候,我国高等教育应该是一个大国了,我们在校生已经达到2979万人,而且我们现在的高校数量也很多,有2263所,我们下一步就是要建高等教育的强国,建高等教育的强国要有一批高校接近和达到世界一流大学的水平,这要起一个引领的作用,也是标志着我们国家高等教育强国的一个重要的指标。最近我们也在研究高等教育强国的指标,根据专家的研究,我们大约要在今后30年左右的时间可以进入高等教育强国的行列,这是我们有一些定量的指标,在这里就不说,因为正在研究。同时我们也有一个定性的表述,也就是说到那个时候建成的高等教育的强国。首先是在一个体系上来表述,就是我们要构建一个具有世界先进水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代高等教育体系,在这样一个高等教育体系里面我们各层次、各类的高校都有一批走在前面的,起到引领和示范作用的高校,其中就有一批达到接近世界一流水平的大学和若干所世界一流的大学。所以,我想这是在我们推进高等教育走向强国这样一个进程当中我们要实现的目标。
    [新华社记者]:我有两个问题,第一,在高考制度改革中提出一些创新的方法,请问有没有推进的时间表?开展试点的大致范围是哪些?第二,纲要中提出了逐渐取消现行的高校行政级别的要求,请问可操作性到底有多大?谢谢。
    [谈松华]:高考问题是这次改革中的一个重要议题,也是社会关注度很高的一个问题。刚才这位记者提到的推进时间表,我想这里先要说一下,这次高考改革有一个总体思路,因为改革开放以后,恢复高考制度是起到重要的历史性作用的,80年代、90年代以来,国家在高等教育考试招生制度上也是连续在进行着一些探索和改革,但是现在看来,原有的高考招生制度是在精英教育阶段,当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以后,人才选拔制度、培养制度确实要有大的转变,所以高考招生制度的改革要和高等教育发展的阶段相适应,原有的高考招生制度的优点是全国统一组织考试、统一招生,这样就能够保证全国基本的标准,同时能够比较保证教育公平,但是它的一个弊病就是当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以后,高等教育已经出现了不同类型的高等学校,用一种考试办法来选拔不同院校的学生,这种考试选拔办法需要转变,适应多种形式、多种类型的高等学校。同时,在原有的招生办法中体现公平的最主要的,甚至是唯一的标准是分数,分数当然是能够体现一个学生的发展水平的,但是它不是唯一的。所以仅仅用分数来约束学生,就会引导学生只重视学业成绩,甚至只重视考试分数,而不太重视其它方面的全面发展。
    [谈松华]:所以,这次高考招生制度改革归纳起来就是从制度设计上,主要是三句话: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分类考试是指不同类型的高等学校可以采取不同的考试办法,从纲要中现在规定的办法来看,本科院校实行全国统一考试,高职高专院校由各省组织考试招生,高水平大学可以另外加试。在纲要中鼓励实行联考,现在已经有一些学校在实行联考,这就说本科院校高水平高校、高职高专可以有不同的考试办法,另外在考试上也不是一年只有一次,有的科目一年可以进行多次考试,给考生多次机会。综合评价是指除了考试分数是对学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评价,还要建立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中学阶段的综合素质评价,这两项实际上也是对学生更全面的评价。到条件成熟的时候,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将会作为选拔学生的依据之一,我这里要说一下是条件成熟以后,在条件没有成熟的时候我们只能在局部地区逐步推进。多元录取是指我们录取的基本原则是择优录取,根据学生的综合评价,包括高考成绩,以后还要包括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来择优录取,同时高校逐步扩大自主录取的比例,还可以推荐录取,还可以定向录取,还可以破格录取,这样就可以招来不同才能的学生,特别是有特殊才能的学生,可以突破我们现在高考招生制度对学生评价的局限,可以用各种途径进入高等学校,这是我们现在提出来的高考招生制度的一个设计思路。这是一个目标,实现这个目标是需要有条件的,特别是诚信制度的建立,以及招生录取的一些法规的完善,所以需要通过试点,通过试点积累经验,完善法规,逐步建立诚信制度,这样可以积极稳妥地推进高考制度改革。 
    [张力]:三句话对中国取消实际存在的行政级别和行政化管理模式第一句话,必须做,这是大势所趋,国家所指明的和确定的事业单位改革方向,包括将来的国企高层管理改革方向就是这样一个方向,就是要达到政校分开,管办分离,要有这样一个新的制度设计,往前推进的趋势。第二,怎么做,叫做先立后破,不立不破,“立”就是要探索建立符合学校特点的管理制度和配套政策,“破”就是刚才说的,逐步取消实际存在的行政级别和行政化的管理模式,包括学校内容的,还包括政府怎么管学校的行政化的倾向。第三句话,什么时候做?从容易的地方做起,逐步向难点推进。所以试点先行,先从有条件的地方创造条件,这是国家的既定方针,所以我相信大家在不久将来会看到试点的出现。我的回答就是这些。
    [人民网记者]:刚才我听完张力先生的介绍之后我有这样一个问题,扩招之后我们的大学生就业从前年开始就是教育部工作中的一个非常非常重要的工作,前所未有的采取了很多条措施来解决,像您介绍的欧洲和大洋洲有些国家进入普及化阶段,大学的毛入学率已经超过50%了,这些国家怎么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呢? 
    [张力]:其实很简单,我们发现进入普及化的高等教育的国家有三个特点,第一个特点,就是年轻的人口是在下降的,但是我们这个下降跟他们下降的形态不一样,他们是年轻人不太愿意生孩子,整个人口是老龄化、少子化,所以原有的高等教育的资源能够容纳出更多的高中毕业生就学,其实从总量上来讲,规模的扩展并不是很大,尽管超过了50%,实际上向整个劳动力市场提供供给的总量并没有增加的特别明显,况且还有一些外来的移民。第二个特点,这些国家通常技术转型是相对比较迅速的,或者说原来一些低技术含量的岗位迅速移出本国,所以原来青年人拿到高中文凭之后就可以满足就业的需要,现在发现有些就业岗位是越来越多的需要大学文凭。第三个特点,当他们发现自己的上学学生是在增多,但仍然他们现在资源很富裕的情况下,他们倾向于打起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牌,招收更多的亚洲包括中国的留学生在他们那里就读,也使他们整个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往上拉动,而这些人并不一定学完了以后留在本国就业,应该说他们的就业格局跟中国很不一样。再给大家举一个例子,如果我们看一看OECD,30个成员国,他们整个就业人员的从业人员大体总量在4.3亿左右或者4.5亿人,而我国眼看就是7.8亿人,眼看就是8亿人,我们国家就业人口的总量是相当于30几个国家加起来的差不多2倍,中国目前来讲不能说我们主要年龄人口受高等教育的比例高到已经达到天花板了。将来随着我们整个技术结构、产业结构、就业结构的变化,可能我们会创造出更多的容纳大学生就业岗位的,前提就是我们的经济能够保持可持续的发展,而且我们城镇化的水平会缓慢的、渐进的提高,在这种情况下全面的考量大学生就业问题会是一个更加客观的视角。 
    [王建国]:感谢你对大学生就业工作的关心,刚才张主任讲到国外的毛入学率超过50%以上如何解决大学生就业的问题,这两年我们国家大学生就业的问题也显得越来越严峻,但是我感觉到这两年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各部门齐心协力,针对你刚才讲的,应该说总体上我们的就业状况还是好的,比如说去年,2009年我们的初次就业率达到74%,相应的,印度也是按照初次就业率来统计,2007年的数字是25%。西方很多国家是按照毕业以后半年到两年来统计,一般半年以后就业率大概在80%左右,可见我们国家大学生就业的总体形势是很好的,但是问题依然严峻,我想表达几个观点,第一,随着我们国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的大学生总体上不是多了,还是少了,所以我们在这个目标里面提出2020年我们的毛入学率要继续攀升到40%,现在的问题在哪?我觉得解决大学生就业的问题,第一是我们国家的经济结构要从比较粗放型、劳动密集型进一步向集约型、向高技术方面发展,随着产业经济结构的调整,我们各行各业对大学生的需求会越来越高。第二,我们现在国家的发展在中小城市、中小企业需要大量的大学生,但是由于观念的原因,由于某方面制度的原因,一些大学生还不愿意到基层去,不愿意到中小企业去工作。如果我们在这方面从政策上、从制度上、从教育上多方下手,我相信我们国家更广大的区域,我们国家更多的企业将能够吸纳更多的大学毕业生。第三,也是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毋庸置疑高等学校自身也要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使我们的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更强,使我们学生创业的能力更强,更好的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所以总体上我对我们国家大学生就业的前景是看好的。 
    [中国教育报记者]:有两个问题请教高教司张司长,第一,钱学森钱老之问,引发了全社会对高校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关注和思考,是一个系统工程培养专业人才,在此前我们高校进行了怎样的改革和探索,未来又将怎样改革我们的人才培养模式,让更多的拔尖创新人才冒出来这是第一个问题。第二,我们将采取怎样的制度设计,让更多的大学办出自己的特色,改变当前千校一面的状况?谢谢。
    [张大良]:我先回答第一个问题,关于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问题。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对于我们建设创新型国家,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的,最近十多年来,在我们一批高水平大学也在不断地探索培养拔尖创新人才,进行了很多很好的有益的尝试,比如北京大学的元培计划,清华大学的清华学堂,他们在这方面都做了很好探索,也取得了一定的经验,我们想关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应该也是多样化的。同时在原有积累经验的基础上要继续进行探索,因为在涉及到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手段等方面的深化改革,这次在规划纲要文本当中已经提出来了,要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当中的中心地位,要着力培养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所以,在现在高等教育发展的大形势下面,我们应该要很好地抓住高等教育质量提升工程这个有利时机。因为这次文本当中在后面的十大改革的项目和改革试点当中,有一个高等教育提升工程,在这个提升工程里面讲了一句话,就是实施基础学科和应用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我想这个计划是分两个部分。 
    [张大良]:第一部分,在基础学科方面要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我们想是一个少而精、高层次、国际化的原则来培养。去年我我们已经开始着手这方面的筹备工作,因为本着先行先试的原则,在规划纲要制定原则的过程当中,有看准的可以试的我们就先试,我们已经对基础学科的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做了筹备工作,已经选择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十多所大学的数、理、化、计算机、生五个学科率先进行试点,想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有所突破。
    [张大良]:所以借此机会我也想把基本的思路说一说,主要是在七个方面来抓改革:一是在学生的遴选方面,注重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学生的兴趣和发展的潜质,实行动态统筹机制、自由选择专业的机制,将最优秀的学生选入到培养计划当中。二是教师的配备,我们要安排高水平的专家学者来担任专业的导师和授课老师,聘请海外知名学者主持和参与教学。三是培养模式,要突出个性化的培养,积极开展教学理念、模式、内容和方法的改革,让学生有自由探索的时间和空间,鼓励学生自主的学习,参加科学研究的项目训练,培养他们的科研兴趣,从而使他们的志向更加远大,心态也要是平和的,德才兼备,成为未来的一流的学者和世界一流的科学家。四是营造氛围,这个氛围就是要通过世界级的科学家的访问,高水平学术报告等等形式,来营造浓厚的学术分为和开放的平等交流的氛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新的愿望。五是制度上要创新,学生管理实行导师制和班级管理相结合,制定灵活的课程选修、免修、缓修等等制度。六是条件方面的支持,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实验室,国家试验教学试验中心等等,都要向参与这个计划的学生开放,并为学生创新活动提供专门的支持,经费的支持、条件的支持、空间的支持。七是国际合作,通过联合培养暑期学校短期考察等方式,分期分批将学生送到国外一流大学学习和交流,鼓励学生利用国外的条件开展科学研究工作,尽快地融入学科领域或者是国际一流的科学家的群体当中去。所以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我们认为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家庭、学校、用人部门,包括我我们新闻媒体的大力支持,要营造拔尖创新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氛围和政策机制。
    [张大良]:在这个计划当中,还有一个是应用学科的拔尖人才培养问题,关于应用学科培养拔尖人才,我们还要跟培养高素质专门人才结合起来,因为应用学科跟基础学科不一样,应用学科我们应该大批的培养高素质的专门人才,同时培养少而精的拔尖创新人才,在这方面我们在研究筹备启动未来卓越工程师、卓越医师、卓越教师的培养计划。所以我想在卓越工程师培养方面我们是要培养一大批研究型、研发型或者是能够在生产一线的卓越工程师,所以这是一个全口径的,生产一线的卓越工程师就是前面讲的高素质的专门人才,研发性的少量的是真正的拔尖创新人才。要培养一大批卓越医师,他们当中有的是能够在大医院解决疑难病症的专科医师,有的是能够进社区、下农村的全科医师,还要培养一大批各级各类学校需要的卓越教师。总之,他们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都能够表现出卓越,成为高素质的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
    [张大良]:第二个问题,关于千校一面的问题,这个问题涉及到我们对于高等教育的管理和指导应该是分类指导、分类管理,所以这也通过分类管理、分类指导,建立高等教育的分类体系,我们才能够解决千校一面的问题,解决千校一面的问题实际上就是要使得我们目前的2263所高校都要办出特色,所以这个问题简单讲是在三个方面考虑。一是要发挥政策的导向作用,要根据科学性、多样性、可操作性和公正规范的原则来修订我们的普通的高等学校实施条例和有关政策,要按照高等学校分类的依据,建立分类体系,实行分类管理,开展分类的评价,引导不同的层次、不同类型的高校能够合理定位,能够各在其位、各展所长,办出特色,各级政府要统筹规划,做好政策的引导和监督管理,为高校的自我定位、自主发展提供政策支持和空间,这方面我我们正在研究如何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开展高校分类管理的试点工作。二是要发挥资源配置的作用,通过继续实施“211”工程、“985”工程,推进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的建设,通过启动实施特色重点学科项目的建设,启动实施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来重点建设一批地方的高等院校,加强示范性高职院校的建设,充分发挥重大项目和引领作用,也就是说要以重点建设来促进分类发展。三是各个高校自身要科学定位,各个高校要坚持特色发展,确立符合自身实际的发展目标,在国家高校分类体系当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要结合服务面向不断调整确立学科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类型等方面的发展内容,增强服务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真正做到合理定位。如果我们现在的2263所高校都能够注重合理的定位,办出特色来,我想我们就有希望形成一个百花齐放、各具特色的高等教育体系,形成百舸争流充满活力的高等教育的格局。谢谢。
 
[北京考试报记者]:我的问题提给王司长,在《规划纲要》当中提到高考录取要建立多样化机制,请问教育部今后有没有什么具体的措施?  
    [
王建国]:关于高考改革辐射面广、影响力强、关注度高,这是因为高考涉及到老百姓的切身利益,也牵扯到基础教育实施素质教育,牵扯到高等教育选拔优秀人才。你的问题是多样化录取的问题,关于高考制度我讲三句话,第一,高考制度要坚持,因为高考是我们国家保障社会公平的一项重要制度,所以必须坚持。第二,高考必须改革,主要是高考内容和形式必须要改革,就像纲要文本提到的六大问题一样,千校一面,千校一张卷子恐怕是不行的。刚才谈松华也讲到,要逐步建立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招生考试的新机制。第三,高考的改革必须积极稳妥地渐进式的前进,这是因为高考改革涉及到千家万户,又因为高考紧密联系到基础教育的教育教学,稍有不慎就会对基础教育的教育教学产生不良的冲击,所以我们讲既要积极又要稳妥,还要渐进式的推进。关于多样化录取模式,在纲要的文本里提出来,一共是五种方式,最基本的方式,就是择优录取,在统一高考的基础上择优录取。
    [王建国]:除此之外,上面还提到四种录取的方式,大家注意一下,这四种录取方式也作为下一步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试点项目,已经明确列出来了。实际上在现行的高考录取的过程当中,这些方面都有不同的试点,比如第一条是自主录取,我们全国有80所高校每年都有自主录取,第二个是推荐录取,实际上也是自主招生里面的一项内容,我们现在自主招生里面是可以学校推荐,可以学生自荐,当然也可以中学校长推荐,对这些优秀的全面发展的是可以推荐由高校来录取。第三个是定向录取,这是特别针对我们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而且人才短缺的一些行业和部门,比如说我们的煤炭行业,我们现在依然在做有关定向录取,这批学生入校之前跟企业签订相应的协议,给予一定的优惠,进入大学以后到这些行业和企业工作,当然这些现在都是比较艰苦的行业,也是人才比较缺的行业,第四个是破格录取,大家可能注意到在2009年高考的时候,我们一些学校比如说四川大学、复旦大学,分别对一些具有特殊才能的学生,经过特殊的程序,比如四川大学经过学校有六位教授组成的专家组,与学生多次面试、交流,形成专家评估报告,经过程序报批,录取了一些具有特殊才能的学生。
    [王建国]:所以,我想高考制度的改革,包括多元录取的推进,会随着我们规划纲要的逐步实施,一项一项的展现在大家的面前。当然我还想特别强调一点,这种多元录取的模式必须建立在一个重要的政策保障的基础之上,我们的社会、我们的教育必须建立起诚信的体系,必须使我们的这种多元录取沿着有利于高校选拔人才,有利于基础教育实施素质教育,有利于维护社会的公平公正,我想我们的改革一定会深入推进。谢谢! 
    [人民日报记者]:我留意到在这次规划纲要当中提出了十个改革试点,其中之一是现代大学制度改革试点,我想具体了解一下,现代大学改革试点所试点的内容具体是哪些,以及目前困扰我国建设现代大学制度落实和扩大办学自主权利的难点主要在哪里?谢谢。
    [谈松华]:现代大学制度的建立在改革中专门有一章讲到学校制度建设的时候,对于现代大学制度有一节专门讲到这个内容,我想现代大学制度的建立有三个层面的问题:
    [谈松华]:一是大学和政府的关系,因为现代大学制度是建立在依法确定政府和大学关系这个前提之下,所以纲要提出,实行政校分开、管办分离这样一个原则,这个原则是处理大学和政府关系的一个基本原则,也是在这个原则下来确保大学办学自主权。这个原则的含义就是,政府和大学是两种不同性质的机构,大学不是行政机构,所以大学不是政府的附属机构,它具有办学的自主性。管和办分开的话也是这个意思,政府是负责宏观管理,办学的权利是属于大学,所以我想这是确立现代大学制度的一个层面的问题,首先要处理好这个关系。 
    [谈松华]:二是大学内部治理结构。大学内部治理结构在纲要中提到有这样几个方面的含义,首先是要制定大学章程,大学内部治理也要按照章程来实行治理,从这个意思来讲也可以说是依法治校,这也就意味着今后我们的大学都要制定章程,来确定内部治理结构。在内部治理中间一个问题就是,我们的大学的领导体制是实行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同时又强调了教授治学,营造学术自由的氛围。大学治理中有一个行政权利和学术权利的关系,那就要在学术领域要充分尊重教授在治学中的重要作用,同时还要完善教职工代表大会和学生代表大会制度,实行民主管理。所以,内部治理结构在纲要中做了这样一种原则的规定。
    [谈松华]:三是大学和社会的关系。因为大学自主办学是需要有社会参与和社会监督的,因此要家里社会参与、社会合作的制度,这里提出了可以探索建立董事会或者理事会的制度,这种制度是一种社会参与的形式,同时还强调了行业、企业和学校的合作办学,也提出了大学要向社会公开信息,要实行年报制度,让社会对大学有知情权,也可以说,现代大学制度最终是要建立一种大学自我发展又自我约束的制度。我就说这些。 
    [谈松华]:三是大学和社会的关系。因为大学自主办学是需要有社会参与和社会监督的,因此要家里社会参与、社会合作的制度,这里提出了可以探索建立董事会或者理事会的制度,这种制度是一种社会参与的形式,同时还强调了行业、企业和学校的合作办学,也提出了大学要向社会公开信息,要实行年报制度,让社会对大学有知情权,也可以说,现代大学制度最终是要建立一种大学自我发展又自我约束的制度。我就说这些。 
    [张力]:如果在座记者有对继续教育的问题和研究生培养的问题可以分别在会后问韩民同志和李军同志。
    [续梅]:时间关系,今天发布会开到这里,感谢各位嘉宾在百忙之中出席今天的发布会,也感谢记者朋友的热情参与,我们明天再见!
 
 

Copyright©pp电子中国游戏官网-pp电子登录入口
地址:中国河北省秦皇岛市河北大街西段360号  邮编:066004  网站网址:www.hdywjxc.com

领导信箱:jmxpgb@126.com

Baidu
sogou